最新动态  
“韬奋奖”得主畅谈编刊之乐——米舒版专开讲座(2019年4月26日)
    “多读书,读好书,尤其是作为新闻出版专业的学生,多阅读才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。”昨日,上海市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、《新民晚报》高级编辑曹正文,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们分享了“我编‘读书乐’22年”的经验巧思。这是我馆组织的“学习韬奋精神,韬奋奖获得者系列讲座”之一。版专出版传播与文化管理联合总支书记王贺桥主持讲座。
 
 
 
    曹正文,笔名米舒,《新民晚报》高级编辑,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、上海九三学社市委常委、上海作家协会理事。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韬奋新闻奖。1995年被评为“上海市十大藏书家”。1997年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第91届诺贝尔奖颁奖仪式。先后出版八卷本《米舒文存》等66本书,2004年在苏州图书馆成立“曹正文捐赠签名本陈列室”,2017年在上海儿童博物馆建立“读书乐”陈列室。
 
奇思妙想,专版编辑出新意
    1986年《新民晚报》改版,爱好读书的曹正文提议创办“读书乐”,这一办就是22年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奇思妙想频出,积极开动脑筋,让专版办得有声有色。
    创办初期,曹正文就根据《新民晚报》报纸本身的定位和特色,制定了“读书乐”的内容方针,即“短、新、广、软”。短,就是一个专版至少刊登五六篇大小不一的文章,再配一张图;新,就是介绍新近出版的书,刊登名家新近撰写的文章;广,就是把“读书乐”办成一个“杂货铺”与“万花筒”,让人目不暇接;软,就是评论一本书或一个作者,应该和风细雨,把笔调放得温婉一点,不要板起面孔议论,更不要横眉冷对下结论,要有商榷口气,溢美文字也要留有余地。
    不仅如此,曹正文还在“读书乐”的专版美化上下功夫。每期都会邀请一位名家书写刊头“读书乐”,让专刊在文学之外更兼具艺术气息。
 
曹正文与“读书乐”刊头陈列合影
 
学习韬奋,竭诚为读者服务
    曹正文受韬奋先生事迹和精神的影响,将办刊宗旨定下后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开设专栏,邀请名家来谈读书的方法、读书的经验、读书温馨的感觉,引起读者中的“明星效应”。不仅要汇集名家,还要做到与读者沟通。于是,他参照当年《生活》周刊开设“生活信箱”的成功先例,在专版中特别设立了“书友茶座”专栏,为读书人与广大读者解惑,在22年中收到来信10万多封。读者来信大大鼓励了曹正文,也让他不断地充实自己,在面对不熟悉的问题时,他就会阅读相关书籍来提升自己的知识面,与读者共同进步。他说,正如韬奋先生所言,在回答读者提问的同时,我对事物也有了新的看法。
 
1993年,首届“上海韬奋新闻奖”获奖者合影
    而且,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,曹正文先后组织过六次征文,每次收到全国各地几百封来稿,他从中汲取营养,为坚持开门办刊与不断革新版面作出了努力,使“读书乐”在22年中常读常新。同时,与卢湾区图书馆一起组织“家庭读书乐大赛”,成为上海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个群众性读书活动。另外,出版《读书乐之友》书评报,双月一期,坚持至今,已有27年,共出版165期。
 
以心换心,组稿路上多故事
    作为一个编辑,曹正文有幸与许多名家有所交往,组织到名家稿子不难,但请名家写好稿不易。中国的名家有两类,一类是编辑出身,知道作文惜墨如金,如柯灵、黄裳。但也有的名家擅长写长篇小说,他们一写四五千字,但晚报篇幅小,要求在短小的天地里写出新意,这就有点难为他们。还有的名家,对发表的文章很认真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所以,曹正文组稿前会把样稿复印寄去,有删改的名家稿子必送上门,由本人改定。王元化就曾称赞他:“我给晚报写的文章,差错了好几处,就是给你的文章,每次一字不错。”
 
上海儿童博物馆内的“读书乐”陈列室一角
 
谆谆教导,自我价值靠努力
    面对新闻出版行业未来的新生力量,曹正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,不要因为觉得事情简单或者一般性而掉以轻心。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并不是靠天赐的,而是扎扎实实、脚踏实地工作产出的,是靠自己努力实践才能得到的。
在回答同学提问时,曹正文又提醒大家要多读书,读好书,尤其是作为新闻出版专业的学生,多阅读才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。“人不可能走遍五洲大地,但是读书可以让你们看到世界各地的风景,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人物、社会背景等等。”他相信,阅读会让他们变得更丰富、更能干。
 
  
    今后,我馆还将邀请更多“韬奋新闻奖”“韬奋出版奖”“长江韬奋奖”获得者走进校园、图书馆开办讲座,分享他们工作中的精彩故事,传授新闻出版实践中的宝贵经验。
返回最新动态

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